网站首页 > 投资时机> 文章内容

网上求职陷阱有哪些 怎么避开网络招聘陷阱

※发布时间:2018-4-3 2:46:2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招聘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便利。但是,数量剧增的网络招聘平台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平台求职大学生陷入网络招聘陷阱,很多人甚至还入就背上“求职贷”。

  网络招聘暗藏哪些陷阱?如何防范、应对网络招聘陷阱?记者请来了高校院教师为大学生支招。

  来自中原工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及南昌大学等省内外院校的十几名大学生,通过网站找工作,还没挣到钱,就因参加求职公司的培训背上了贷款债务。“求职贷”这种曾被银监会点名的借贷形式,近日再成焦点。

  “底薪四五千,没有经验参加完培训也能安排工作。”8月14日,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看到条件这么优厚,他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签订了内训合同。随后,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下载了百度钱包,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将一笔钱很快打到了公司账户,然而,参加完培训后他并没有得到事先承诺的工作岗位。更的是,还没挣到钱,他通过百度钱包贷的19800元加上利息已经变成了两万多元。

  “一些不良网络招聘平台暗藏陷阱,想方设法涉世未深、求职心切的大学生往里跳。”河南大学院副教授李亮说。

  超期试用“坑”人是的常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试用期为1个月到3个月,如果说好的试用期到了,而用人单位仍不提转正的事,应聘者就要小心了,这些企业超期试用,很可能是在把你当作廉价甚至免费劳动力;还有企业要求求职者提供自己需要的广告创意、策划文案等,然后告知你没被录用,无偿占用求职者的劳动。

  利用木马链接“蒙”求职者也很常见。一些在网上发布虚假兼职消息,或是招募手机聊天打字员之名,趁机向应聘者发送木马病毒链接,骗取钱财。

  把求职大学生“拐”进传销组织,也是挖下的一个坑。和以前传销人员主要依托亲戚、朋友、同学等熟人拉拢组建传销网络不同,随着防范意识的提升,传销人员将目标转向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将主战场转向了网络平台。如果求职者发现“公司”在破旧的居民楼、城中村等地,很有可能已陷入传销陷阱。

  如何防范应对网络招聘陷阱?李亮,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管力度,一方面求职者要在摆正心态的同时提高防骗意识。

  他说,导致应聘者被骗的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如个别招聘网站对企业资质的审核机制存在漏洞,给了可乘之机。近日国家工商总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从事传销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自8月15日起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传销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应聘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与此同时,大学生等年轻人在求职时要提高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所谓一夜暴富、在家就能赚大钱、在消费中赚钱、门槛很低报酬很高等“美好的谎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轻易给对方汇款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