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梳理相关钢铁、有色央企的审计结果发现,违规扩产、投资决策风险控制能力弱较为突出。
去产能效果和环保指标成为央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重点考核环节。从审计署发布的公告来看,央企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如人意。
其中,从钢铁行业的产能总体控制来看,2013年至2014年,鞍钢集团投资6.03亿元对国家已明令淘汰的2个项目实施,实际新增热轧产能120万吨/年。2011年6月至2014年,宝钢集团所属的八一钢铁等3家企业违反钢铁项目立项审批相关,新增炼铁产能93万吨、炼钢产能150万吨。
钢铁行业的产能淘汰难,一直是过去几年面临的难题。一边是钢厂销售利润率的逐年下滑,一边却是钢铁新建产能的不断扩大,长期处于微利状态甚至亏损的国内钢铁企业,陷入一场产能越淘汰越大的怪圈。
多位行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几年钢铁产能一直有增无减,与很多项目在几年前就已规划,在建项目说停就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关,通过行政命令钢铁产能增加,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产能产量的瞒报加剧,而不是真正的减少。
但是,审计署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至2016年1月,鞍钢集团所属鞍钢矿业公司等2家企业有15个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即开工建设,有9个项目未经竣工环保验收即投产。
而在2011年至2015年,宝钢集团的所属八一钢铁等3家企业的6个项目也未经环评即开工建设,涉及投资额115.99亿元。
此外,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未按要求完成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也成为审计署对宝钢、鞍钢等企业审计的重点,而这也被纳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方面的考核层面。
记者梳理审计署的公告后发现,至2016年6月,宝钢集团未按要求完成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未完成清理资产占48.09%。至2015年底,鞍钢集团未按要求完成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未完成清理资产占84.19%。至2016年底,中国有色集团总部对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情况不清。至2015年底,五矿集团未按要求完成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尚未清理资产占64.05%。至2016年底,中钢集团未按要求完成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尚未清理资产占33.45%。
在审计署发布的公告中,还特别指明部分企业投资经营风险管控比较薄弱。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表示,经抽查20户企业842项境内重大投资、股权收购、工程建设等业矢野浩二老婆傅晶务发现,因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造成风险605.88亿元;抽查155项境外业务发现,因投资决策和管理制度不完善、调研论证不充分、风险应对不到位等,有61项形成风险384.91亿元;还发现超标准办会、购车、高档消费等问题5.19亿元。
比如2008年,中国有色集团所属中色()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就未经充分论证或集体决策,投资9个项目共10.74亿元,至2016年10月有4个项目累计亏损6.83亿元,其中2015年亏损2.7亿元。
审计报告指出,2007年至2012年,五矿集团在可行性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收购3个境外项目,涉及金额93.04亿元,2015年底计提减值准备41.71亿元。
2009年以来,宝钢集团旗下上海宝钢资源有限公司累计投入69.6亿元实施的4个项目未正常开工、运营,有3.56亿元投资面临损失;出资4.0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47亿元)参与建设的1个境外铁矿项目,未按计划于2015年6月投产。
据记者了解,过去几年,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投资海外资源非常频繁,但缺少合理的规划和协调,显得杂乱无序,并且倾向于投资就要“控股”,加上中国企业众多,很容易在频繁叫价中将投资价格无形抬高,甚至未来由此带来整个矿业产能的过剩,结果在矿价下行时,走出去的钢企和矿业企业不仅没能因为成本下降而欣喜,还要为自己的投资受损而担忧。
对于上述投资决策等行为的失误及整改措施,记者咨询相关央企,宝武钢铁集团表示对审计公告反映的25个问题已全部落实整改措施并完成整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共修订完善内部规章制度22项,并对4名相关人员进行了问责追责。五矿集团也表示对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反映的问题均已按照审计署的要求进行了整改,共计28人次受到处理。
审计署方面表示,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20户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和损失6.9亿元,建立完善规章制度651项,处理处分309人,对审计署提出的审计,全部予以采纳。但也有个别企业对以前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不到位。(王世峰陈姗姗)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