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文章内容

未来10年 中国最赚钱的8个新产业! 薪资爆表、人才紧缺!

※发布时间:2018-5-1 22:48:4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学习哥基于大数据分析及市场,总结出以下8个专业。高中的家长和同学们在未来报志愿选专业时,不妨重点参考一下~

  国外咨询机构WANTED预测过,2015年,美国有390万云计算的相关工作岗位,而普通IT职位仅为38万,不到云计算岗位的10%。全球则有超1800万的云计算岗位,其中最多的40.8%在中国。云架构师 - 平均年薪40万,云架构师年薪百万;数据挖掘工程师 - 5年以上工作经验,月薪5万。(作者:周轶霄。来源:知乎)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云早在2015年便携手慧科教育集团启动阿里云大学合作计划AUCP,并将在计划中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工程师以及生态圈伙伴等资源。

  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内的首批8所高校,正式落户阿里云大学合作计划AUCP。

  在“大学合作计划AUCP”中,高校与学生可以获得来自阿里云的资源,帮助他们在校期间接触到业内顶尖的数据,提高能力。

  未来三年,阿里云与慧科教育集团将在全国100所高校完成专业课程开设,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覆盖300所大学的云计算与数据科学教育,培养和认证5万名云计算和数据科学工作者。

  三个方向中,大数据开发是基础。以Hadoop开发工程师为例,Hadoop入门薪资已经达到了 8K 以上,工作1年可达到 1.2W 以上,具有2-3年工作经验的hadoop人才年薪可以达到 30万—50万,一般需要大数据处理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公司,所以学大数据专业也是进大公司的捷径!精通任何方向之一者,均会“ 前(钱)”途。

  虚拟现实的发展前景引人想象,具备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游戏、影视、教育、体育、星际探索、医疗等等。

  威爱教育在2016年贵安虚拟现实峰会教育主题论坛上,发布了虚拟现实人才的就业品质报告,其中一般技术岗薪资在8000元/月,互联网技术岗13500元/月,VR/AR技术18500元/月。

  虚拟现实这个领域,涉及了门类众多的学科,整合了很多专业的相关技术,最终才有了虚拟现实的出现。

  硬件层面与虚拟现实相关的专业,我们大致将其分为计算机、光学、电子、生物学、机械等几个方向,分门类列举这些方向都和那些具体的高校专业相关,务求全面,如有遗漏,敬请原谅。

  生物工程/技术专业:浙大、西安交大、南方医科大、四川大学、、大连理工、上海交大、大学、复旦大学

  高材料与工程专业:华南理工、四川大学、大学的、山东大学、化工大学、燕山大学、东华大学

  相关学科: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多信息处理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移动计算、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排名靠前院校: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学、中国美学、江南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同济大学、四川美院、广州美院

  根据预测,2024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1亿美元。人工智能可谓是目前最热门的行业,热门行业通常意味着工作机会多和薪酬待遇高,而人工智能如此高精尖的行业,其核心就是专业人才。作为热门中的热门,人工智能领域薪酬水平可谓惊人。

  先来看今年校招的算法类大 SP 的 offer,这都是数据分析的人员从各个渠道了解到的今年各厂给到的最高 offer(各位读者中不乏认识比表格中薪资更高的大牛):

  1.首选可以是计算机方向,例如“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目前情况来看,最对口从事AI方向的是“计算机科学”(以下简称“CS”)。

  2.对理论和学术研究有兴趣,专业推荐选择“应用数学”。机器学习本质上是微分方程、概率论、矩阵分析等等数学领域的应用。因此,人工智能方向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上是介于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和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专业之间的。

  现在的自动化、通信、机械 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往智能靠拢,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在课外学习相关的知识。

  随着3D打印技术在 科技的舞台上的大放异彩,3D打印已经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高新技术之一。对着3D打印整个行业来说,其市场规模巨大,仅在中国,3D打印产值就有望在“十 三五”期间突破200亿。3D打印不仅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也是一个有“钱途”的职业,而且中国目前3D打印人才需求最为旺盛。目前在这方面主要是研究生 和高职院校,本科开设的学校还非常少。

  无人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美国蒂尔集团预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会从2015年的6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亿美元,发展态势迅猛。无人驾驶汽车至今仍未揭面纱,但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该领域将会有2000亿美元到1.9万亿美元产值,届时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产值空间至少也在万亿规模,潜力无限。

  2017年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

  毫无疑问,无人机行业的巨大前景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事实上,对于设立了无人机相关的专业,此前已经有学校进行了尝试:

  其实国内航空航天三大院校早已走在全面,北航,西工大,南航纷纷设立了无人机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

  航空航天大学已经设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科系,开课重点放在科学研究与管理层面上,以培育综合型人才。而且,西工大已是我国最大的高端中小型无人机科研、生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还会拿出数百万经费,支持学生投入无人机研究,并开发创新功能,鼓励学生多参加无人机相关的赛事。

  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大概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从业人员。2016年1-10月份,我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5.66万台,同比增长接近三成。目前全球每销售5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是在中国安装的,“人才需求早处于干渴状态了”。无论是运用机器人进行生产的企业,还是机器人制造厂商,都急需熟练的技术人才。

  机器人本科专业2016年高校才首次开设,但是,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如机械,电子,通信,自动化等等,还会涉及到材料、物理、化学等等。

  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也比较广泛,比如,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等。很多高校开设了自动化专业机器人方向,或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课程。还有很多高校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在机器人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但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研究生,少数面向本科生。推荐院校如下:

  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最早开展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其前身主体是1986年成立的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即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

  2011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动物全空间运动行为—反力测试仪、仿壁虎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基于全局视觉的可重构机器人”。

  另外,2016年4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在重庆成立,全国有四家高等学校当选为该联盟理事单位,即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大学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及装备研究室面向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医疗与生命科学及社会服务等重要领域,研究特种操作与移动机器人、仿人与仿生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机器人自动化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研制各种特殊用途的机器人装备与自动化系统,解决国家重大科技与工程应用问题,促进学科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及装备研究实验室,培养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及装备领域的领军和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复旦大学建有机器人智能实验室。2015年3月,复旦大学研制出机器人中医一号”。2016年9月5日,复旦大学成立 “复旦-南商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

  大学智能控制实验室致力于水中机器人相关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大学工学院先进智能机械系统及应用联合实验室,2015年12月成功研制新型人机协作机器人。

  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在现代机构学、机器人学及服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有“弧焊机器人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形成了焊接机器人系统应用、仿生机器人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下设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培养包括机器人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此专业进入“工科试验班(信息)”大类招生。

  中国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减少污染的必然选择。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最近1年以来,全国各汽车集团或新晋宣布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70余个,计划投资总金额达到4500余亿元,规划产能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00余万辆,新能源车驶入“快车道”。

  据统计,包含60家招聘中的企业,723个职位,我们所熟悉小鹏汽车、艾康尼克、爱驰亿维、宝能汽车、广汽研究院、北汽福田、电咖汽车、汽车研究总院,以及浙江马太、绿驰汽车名列招聘岗位平均薪酬前10名,岗位平均薪酬均在25万以上,包括了小鹏、爱驰亿维等互联网造车及广汽、北汽等传统车企,以及宝能汽车等手握大量资金进军汽车行业的新晋。

  核能相关专业:大学、大学、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生物能源专业: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 水资源专业:师范大学、大学(能源与资源工程)。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