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3月是传统的销售淡季,但我们企业3月开始挖掘机销售量快速上升,5月份销售额更是超39亿元。”6月17日,湖南一家大型挖掘机生产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此表示。
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挖掘机销售依然保持较好势头,销量达3.17万台,同比增速达68%。在业界看来,挖掘机销量飙升背后是基建项目工程落地提速,也往往被认为是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的重要信号。这从近日出炉的5月主要经济数据中可见:工业、消费与投资数据均继续好转,其中以基建表现尤为亮眼。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4月份回升0.5个百分点。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收窄4.0个百分点。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在投资三大组成中,基建投资降幅收窄最为明显。
就此,受访经济界专家认为,受益于活动和基建投资走强,5月国内经济进一步回暖,预计6月也可能继续好转。并且随着对企业减负政策、抗疫特别国债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二季度经济增长有望实现转正。
亮点一是基建投资明显加速。在投资三大组成中,基建投资降幅收窄最为明显:数据显示,1~5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6.3%,降幅比1~4月份收窄5.5个百分点。
“基建托底经济已经十分明显,且专项债效果。”昆仑健康资管中心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大核心”来看,尽管制造业、基建和地产投资的累计同比依旧为负,但“依靠基建提振经济”的做法已经得到验证。因为在这三大核心中,基建投资的同比降幅收窄程度是最大的。
张玮还表示,特别要提到专项债的效果:今年前5个月行地方专项债22549亿元,2019年同期仅96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比例、整体规模、投向基建的比例等方面均有提升。
对于基建投资走强,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记者说,这主要受交通运输和投资拉动,同时,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也有所改善。
展望未来,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预计:“5月工程机械产销两旺,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在政策托底下,基建投资将继续回暖,全年增速有望达到6%~8%。”
亮点二是地产销售提速。数据显示,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3%,降幅比1~4月份收窄7.0个百分点。
“各项地产数据不同程度修复回升,销售回暖大超预期。”张玮向记者介绍,新开工和土地收入回升较快,施工小幅回落,竣工继续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增速由-2.1%回升至9.7%,可能是由于疫情积压的住房需求进一步得到。5月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为-2.34%(前值为-19.49%),推算出三四线非热点城市销售面积同比为12.2%(前值为0.5%),说明三四线非热点城市的商品房销售热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叠加拿地上升和政策效果,带动5月地产数据继续回暖。并且随着5月经济活动快速修复,地产需求的自然修复和政策刺激效果逐步。
汪涛也认为,虽然4月的中国住房调查显示居民购房意愿大幅走弱,但近期房贷可得性改善、利率下调,以及部分地方小幅放松了限购政策等因素可能提振了市场表现。
亮点三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数据显示,1~5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6%,降幅比1~4月份收窄3.7个百分点。
张玮指出:“上述数据表明民间资本对实体投资回报的预期有所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财政资金缺口。”
亮点四是社零加速恢复。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
“消费的回暖,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大幅放松,复商复市加速推进,居民纷纷重启外出购物、就餐活动。”集团副总裁、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对记者表示。
相关数据还显示,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8.9%,降幅比上月收窄12.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同比仅下降0.8%,规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
亮点五是工业增加值里面,汽车制造业的同比修复程度抢眼。“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讲,5月工业增加值比4月提升了6.4个百分点。”张玮认为,汽车同比增幅亮眼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发挥一定作用,疫情期间的购车需求持续,购车补贴叠加商家优惠亦撬动了一部分有车群体的换车需求;二是基建投资发力带动商用车需求高涨,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均创下5月份销量新高;三是去年5月处于国五国六切换期,去年同期基数较低。
由此汪涛预计,今年5月国内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改善,6月也可能继续好转,这主要受益于活动和基建投资走强。
贺的研判理由是:首先,消费、投资和出口5月份的改善趋势有望在6月份持续,尤其是随着对企业减负政策、抗疫特别国债、新增财政赤字规模等政策的落实,有望实现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其次,从5月工业数据来看,随着国内复工复产推进,制造业恢复加快,同时随着各地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恢复也将加速并接力二季度经济增长。
沈建光也对记者表示,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持续处于复苏通道之中,5月主要经济指标均持续改善,显示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伴随着外出购物就餐重启,各地消费券陆续下达,5月社零增速有明显反弹。因而他预期:“6月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二季度中国经济有望摆脱负增长。”
不过,他同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恢复是一季度供给侧冲击消退和政策面持续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符合预期;但从二季度及以后来看,需求冲击的风险仍须格外关注。
展望二季度走势,张玮告诉记者,唯一要等待的是6月份国民经济数据。不过,从抽样调查来看, 6月工业生产有望进一步回暖:截至5月27日,67.4%的企业已经达到正常生产水平的八成以上,较4月下旬上升6.6个百分点。
“虽然国内疫情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暴发可能性较小,局部地区的反复会使得工业生产中的防疫程序常态化,但不会再次使全国大规模停工导致生产能力下降。”张玮认为。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答关注的问题时表示,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付凌晖同时还指出,从后期情况看,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二是宏观政策效应继续。三是新动能持续壮大。
世界近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也对中国经济年内恢复持乐观态度。该报告指出,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经济2020年维持正增长,并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反弹至6.9%。
付凌晖回答关注的问题时坦言,尽管5月份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从当月看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
在政策上,沈建光认为:“展望未来,提振内需仍是实现‘六保’的关键,尤其政策面应确保资源向‘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这前‘’倾斜。例如,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同时,要针对中小微企业困境加大结构性调控力度,尽快落实好中小企业延期还本付息、贷款购买、现金激励等多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贷供给。”
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求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减负。该会议还指出,按照、国务院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必须在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规模性政策作用的同时,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共生共荣。
张玮向记者指出,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意味着接下来将进入到边际收紧的状态。但这种边际收紧是让政策力度从前期的“大力救急”过渡到“慢性调养”,并不意味着政策转向。预计不久可能会看到降准和包括OMO、MLF在内的变相降息。同时,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将更加注重边际投放,且有望与包括整顿结构性存款在内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同步进行。
在财政政策上,沈建光认为,财政政策要在有效扩大内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充分利用好上调赤字率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的地方财政空间,让资金直接惠企利民。例如,继续落实对特定企业的定点帮扶,减免、降低或延期支付税费、完善公积金制度;加强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支持发放消费券、现金券,以保民生、促内需;同时发力新基建,加快对5G、冷链物流、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领域重大项目的投资。
相比较货币政策而言,张玮认为,财政政策的“指向性”更加精确。这并不是说货币政策不重要,而是现在处于抗疫和“三周期叠加”的特殊时期,财政对于“六稳”和“六保”工作而言,更具有“靶向性”。
总体来看,贺则预计,未来的政策依然会全国所确立的财政货币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
400万股民小心!4600亿解禁洪峰即将袭来,11股超百亿,这只芯片龙头股压力山大(名单)五行缺木的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