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电子政务理事会与中国社会出版社在京举办2016中国电子政务展报告会暨《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6)》新闻发布会。
《年鉴》显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基本实现了对政务部门和业务的全面覆盖,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起步阶段和普及阶段已基本完成,电子政务发展已经全面升级为价值提升阶段,信息化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创新深度融合等一系列价值体现已经成为最大阶段特征。
比如,互联网+的发展道引领智慧政务的新方向。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创新网上服务模式,实行多个部门的事项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同时,大数据应用逐步成为强管理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发布《大数据行动纲要》以来,各级对大数据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积极谋划运用大数据提高履职能力,政务大数据应用不断开展,政务大数据利用模式探索全面开花。利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推动商事制度,实施简政放权,支持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促进监管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提升信用、财政、金融、税收、农业、统计、进出口、资源、产品质量、企业登记监管等领域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丰富经济统计数据来源,实现对经济运行更为准确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提高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提升宏观调控以及产业发展、信用体系、市场监管等方面管理效能,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
《年鉴》显示,2016年,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取得突破,电子政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始破冰。国家四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基础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由牵头,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卫计委等部门共建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人口基础信息达13.5亿。国家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共建共享取得初步成效。由工商总局牵头,中央编办、民政部、质检总局、国家信息中心共同建设的国家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部分内容进入建设应用阶段,取得初步预期成效。法人单位信息入库率达到98%以上,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准确率达到99%以上,法人单位的唯一标识赋码率达到100%。宏观经济信息资源库先导工程“安全系统完善建设项目”和“二阶段信息共享平台及可视化展示指挥调度中心”建设起步。国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库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