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小康迈出步伐。
2017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决胜全面小康迈出步伐。请看专家学者对2017年6大主要经济指标的解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亿元,首次登上80万亿元的门槛,比上年增长6.9%,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年,我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新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为主线,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增长超出预期,证明我们的宏观调控更加精准有效,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
刘向东认为,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国经济增长超预期与全球经济整体回暖有一定的联系。虽然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外贸进出口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对P的贡献呈现正向拉动。国内消费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完成,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企业成本继续下降,补短板力度不断加大。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创新创业、新零售等带动服务业转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刘向东认为,2017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自2009年以来,我国连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我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世界贸易复苏向好,促使全球贸易改变了过去5年长期低迷的状态,为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刘向东认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起点,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有一些新举措。一些地方要摆脱长期以来依靠资源、投资拉动尤其是举债拉动高速增长的径依赖,挤水分、甩包袱,轻装上阵,着力发展新动能,开拓新空间。“通过这些努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才能长出翅膀,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刘向东说。
本报记者 姚 进“2017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位于三驾马车之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的基础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
据统计,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0613亿元,增长8.1%。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
消费呈现出哪些亮点?赵萍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从商品消费来看,能够体现生活品质的知名品牌、升级换代类的商品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其次,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体育、休闲娱乐、文化等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服务消费增长速度非常快。
在赵萍看来,这两方面的亮点也是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的表现。一方面,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高品质的高端消费则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另一方面,服务消费占比和增速都明显提高。“这些都是消费结构升级非常重要的载体,是当前消费结构升级非常重要的品类指向。”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我国消费市场的平衡度越来越好。“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这样就会进一步缩小东部地区之间的消费差异,从而为消费增长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促进消费持续健康增长。”赵萍说。
“2017年网上消费的增长速度明显提升,全年达到了30%以上,特别是网上服务消费的增长速度更快,从而为消费增长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使消费增长的牵引力更强。”赵萍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对于消费的引领作用也特别明显,无人机、扫地机器人、VR等创新型产品成为消费者追逐的对象,更是新的增长点。
展望2018年,赵萍预计消费潜力将会进一步。“消费增长最具持续支持力的就是收入的增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深入推进,消费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博客,微博)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近些年城镇新增就业均超额完成任务。这说明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
除了就业规模,另一个衡量就业的重要指标就是失业率。李长安指出,201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失业状况并未随着经济下行进一步恶化。即便从国际上通行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近期也保持在5%以下的较低水平。在国际上,与欧美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相比,“稳就业”仍然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
一是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经济增长是保持就业稳定最重要的基础性条件。二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在促进就业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7年,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接近60%。三是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增长。比如快速崛起的共享单车等新经济部门迅速发展,为促进就业创造了很多新岗位。在去产能、降杠杆过程中,从传统行业走出来的工人很快能找到新的工作岗位,这与新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四是效应持续。简政放权激发了“双创”热情。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平均每天新设企业数量超过了1.6万户,有效带动了就业。
在李长安看来,做好2018年就业工作,首先还是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的终极手段,要正确认识保增长和稳就业的关系。其次,要继续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第三,在供给侧结构性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产业劳动者加强技能培训。此外,还要扎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帮扶工作,围绕就业扶贫工作重点,要防止失业工人陷入贫困,做好相关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
本报记者 董碧娟“在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中,投资的贡献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在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第三产业投资375040亿元,增长9.5%。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个和4.2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
“这种变化背后,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及绿色发展的加快推进。”苏剑说,2017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和比重均高于第二产业,反映了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和深化,服务业投资日益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使得主要基础设施领域新增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2017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1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0%,增速比1月份至11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4%,比1月份至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7557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比1月份至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苏剑认为,虽然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但应看到当前民间投资增长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障碍。比如,一些垄断行业市场度不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存在等。2018年应持续优化营商、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民间投资动力。此外,应努力破解融资难题,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
“一系列政策效应将在2018年进一步,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预计2018年投资应该能在保持总体平稳的基础上,结构进一步优化。”苏剑说,2018年应继续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合力推动投资更加注重补短板、促升级、添活力。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梁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成绩突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梁明认为,总体成绩体现出3方面特点。
一是增速快,规模大。从增长率来看,2017年全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4.2%、10.8%和18.7%,增速创下6年来新高。从总规模来看,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为历史第三高。从横向对比看,我国货物贸易的表现好于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
二是结构优,效益好。我国贸易结构全面得以优化,“五大优化”成效显著。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在巩固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我国对金砖国家和“一带一”相关国家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我国与“一带一”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达到26.5%。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协调,西部12省份、中部6省份和东北3省外贸增速分别超过全国9.2个、4.2个和1.4个百分点。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1%。外贸主体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出口增长12.3%,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主体。同时,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11.7%,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至54.3%。
三是带动强,贡献多。从国内贡献看,2017年全年,我国海关征税1.90万亿元,同比增长23.3%。进出口的较快增长为改善国际收支、增加外汇储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作出了贡献。原油、铁矿砂、天然气等10类大商品的进口保障了国内市场需求,缓解了国内资源瓶颈制约。从国际贡献看,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加对全球进口增长贡献率高达17%,进口占全球份额达10.2%。
梁明表示,总体而言,在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优政策的助力下,我国货物贸易在2018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他预计,201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4万亿美元左右,增长率将在7%至8%左右。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PI上涨1.6%,12月份同比上涨1.8%;PPI全年上涨6.3%,12月份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8%。“2017年物价水平表现平稳,CPI、PPI走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说,CPI同比上涨1.6%,比2016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CPI商品和服务篮子中权重较高的食品价格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跌1.4%,食品价格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非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服务价格同比上涨3.0%。“非食品价格特别是服务价格明显上涨,反映出消费结构升级的积极变化。”表示,在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整体迈向富足的发展阶段,在收入较快增长支撑下,人们对医疗、家政等服务消费的需求明显增加,从而导致价格出现上涨。
2017年,PPI涨幅明显。其中,生产资料涨价对PPI上涨的贡献最为突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个行业的PPI同比涨幅均保持在27%以上。
究其原因,分析,一方面2017年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保持在扩张区间,反映出短期需求较好,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等活动也带动了大商品需求增长。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去产能深入推进,减少了过剩产能行业的无效供给,各地持续开展环保督察,也进一步加快了落后产能的淘汰。
展望未来,认为,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基本面良好,综合需求、成本、货币条件、输入性4个方面因素来判断,CPI同比涨幅将有所升高,但仍将处于温和上涨区间,不会面临通胀压力。另外,前期大商品价格的上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供给增加,在需求保持小幅增长的同时,大商品供求关系总体朝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预计PPI同比涨幅将会出现明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