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重申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强调宏观政策“稳”的总基调。时隔一天,美联储决定降息25个基点,使基准利率降至2%~2.25%,这是美联储时隔十年后首次降息。美联储将一般和超额准备金利率同步下调25个基点,从2.35%下调至2.10%。同时,美联储还宣布将提前结束其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缩表)计划。虽然鲍威尔一再强调这并不是宽松政策的开始,但实际上美国出乎意料地降息表明货币政策正在开始转向。从外部看,美国降息后,中国迅速跟进,全球央行降息潮预计即将到来。从内部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在国内错综复杂的下,我国宏观政策如何保持稳定成为了社会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必须正确处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现代宏观经济学认为,长期来看,由于价格可以调整到位,经济供给侧是确定的,取决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需求管理对经济增长几乎不起作用,扩大需求除了推高物价之外,无法有效提高经济增长率。短期内,价格还存在一定的黏性,导致经济供给方面还有一些闲置的资源,比如劳动力、闲置机器、厂房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大需求的办法,来促进经济增长。长期来看,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必须紧紧依靠供给侧结构性,通过激发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来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增加社会的产出,这是发展的根本之道。局会议要求,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始终的大方向。同时,由于经济中存在一些扰动因素,容易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些经济波动一旦放大,容易形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严重的就有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加强对需求端的管理,通过需求政策来平抑经济周期波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必须要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供给侧结构型为主线,不断提高长期经济供给能力,适时适度加强需求管理,创造一个有利的,保持经济体持续的、平稳的增长进程。
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在需求侧管理上要有创新。从传统方式看,在需求管理上,一般是采用启动基建投资的方式,梦见杀人流血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应对经济急剧下滑压力,我国迅速投入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主要是投向基建和房地产领域,对稳定经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也带来了不少“后遗症”。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基本建设投资是首选,但是随着我国基建设施越来越完善,基本建设领域投资边际回报率递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局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的新举措,明确了扩大需求的方向,消费方面,提出了农村消费、最终消费等新方向;投资方面,提出了稳定制造业投资、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新的投向。在需求端管理上,宏观经济政策走出了“铁公机”的一贯思,但与以往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强调对制造业、网络信息设施等投资,这些投资不单纯是提供公共服务,而是未来先进生产力形成的基础,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投资。二是制造业投资、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很大一部分决策权在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是投资的直接实施主体。企业是市场主体,追求的是财务回报,实行自主决策。这就要求要改变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政策体系上更加完善,引导企业来增加投资,对的需求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内容。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必须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局会议再次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阐述,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组合。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政策的分工看,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调控,对经济体的资金流动性和资金价格进行调控,而财政政策则是对经济结构的调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财政支出,补足经济发展短板,提高经济的整体产出效率。从2009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开始,到今年已连续十一年保持积极的基调,财政政策成为稳增长的主要调控手段,而货币政策则主要是配合。当务之急是要顺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让金融活水可以顺利地流入到实体经济,而不是大水漫灌,制造资产泡沫。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必须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在金融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全球货币政策协调成为了我国货币政策需要面临的新课题。当前,美国经济总体表现不错,新增就业人口大大超出预期,CPI位于三年来的低点,美国的降息是“预防性”的,是基于未来可能出现的下行风险。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目前正处在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的过度阶段,在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多种利率,有银行间市场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回购利率等多种利率。我国降息调控的是存贷基准利率,与美国的降息有本质的不同,不必亦步亦趋,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粮油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多种多样,谨防上当!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