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周刊:中国商人看好上海自贸区商机

※发布时间:2018-4-13 17:30: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核心提示: 49岁的中国企业家陈建广在上海自贸区挂牌的同一天来到上海,他希望帮助外国人在中国投资。

  参考消息网10月11日报国《》周刊网站10月9日刊文称,世界各地的银行家和投资者在猜测,中国金融市场的大门会不会通过上海“港”的这扇小窗打开;中国的银行、房地产基金、能源和电信巨头是否准备好与外国同行分担风险和分享收益。

  文章说,中国企业家往往不太注重外表。他们不打领带,不使用袖扣,就连名贵的手表也不一定代表商人身份。不如说,成功的中国商人是通过方言和籍贯而非金笔来辨别对方身份的。比如49岁的陈建广(音)。他来自温州,中国人曾将这里作为起点,打算用廉价鞋类、T恤和内衣占领世界市场。陈建广身穿一件有褶皱的白色衬衫和牛仔裤。从穿着上根本看不出他经营着一间有上百名工人的制衣厂。

  “中国制衣业的利润增长不再像过去那么快了,”他说,“我想改行做点别的,我愿意帮助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这也是陈先生来到上海的原因在“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挂牌的同一天。陈先生很有信心:“如果能带来资金,在中国赚钱不是难事。我们需要资本。”

  文章称,到目前为止,中国对外来资本奉行的原则是:明令的都是不允许的。但在新自贸区遵守的原则是:没有明令的都是允许的。

  文章认为,最初给出的暗示听起来很有希望:外国投资者可以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公司,经营医院和养老院没有哪个国家的老年人和病人数量像中国这么多。

  哪些又是明令的呢?自贸区挂牌后,中国发布了第一份“负面清单”。陈建广进行了逐字研究:投资博彩业、武器弹药制造和业等。外国投资者还被成立自己的新闻机构和网站,投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业务等。

  文章指出,中国或许有充足的理由只对外国人打开一条门缝。正如负面清单所表明的,他们也害怕进一步打开大门。“这很简单,”陈建广说,“你们把钱带来,我当你们的投资顾问。”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