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国菌草蘑菇专家在南非扶贫传授菌草种蘑菇技术取得巨大成功和反响的信息后,中国记者一行日前驱车500多公里前往位于夸祖鲁—纳塔尔省的祖鲁王国夸丁迪村菌草旗舰点采访,耳闻目睹了南非穷人种植中国蘑菇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我们在雨雾中抵达蘑菇时,正值进行采摘、销售和种植的时候。当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专家熺教授带领我们进入蘑菇棚时,记者们看到是采摘蘑菇的欢乐景象。
今天是收购商来收购的日子,结成互助组的妇女们在一块块5平方米的蘑菇地里欢快地采下蘑菇,小心地放进纸箱。本月收获蘑菇最多的姑娘普莱瑟丝,被大家评选为种蘑冠军。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她上2周收获的蘑菇达到85公斤,按每公斤20兰特的收购价计算就是1700兰特。她每月的平均收入至少有1200兰特。自两年前种植中国蘑菇后,她告别贫困过上了好生活。过去全家5口人没有固定收入,每月靠小儿的200兰特救济金生活,日子过得很。现在,种蘑菇的收入足够一家5口人的衣食生活和孩子的教育花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起来。她指着地上的蘑菇说:“是中国蘑菇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女菇农菇农努库布也高兴地告诉大家,中国菌草蘑菇技术十分容易掌握。她每天用1小时管理菇地,上两周收获的鲜蘑也达到82.6公斤。
曾在中国受训的技术员穆特沙里先生介绍说,夸丁迪村是这里最贫穷的山村之一,因此被选作中国菌草蘑菇种植的扶贫项目点。这里有两个蘑菇种植棚,58名女菇农。她们每人有两快地共10平方米,由于工厂生产的菌袋供不应求,现在每人只能种植5平方米。如果10平方米的地都种上蘑菇,年收入可达24000多兰特。她们都是单亲妈妈,过去生活在贫困线下,被人看不起。种植中国蘑菇彻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命运。现在,他们脱了贫,抬起了头,脸上有了笑容,活得有。她们当中年纪大的妇女到60岁退休年龄后,每月还可领取840兰特的养老金,加上种蘑菇的可观收入,生活就更富足好过了。
看到女菇农们种蘑菇如此成功,记者们提出了蘑菇品种的选择和菌草技术传授问题。对此,菌草技术的发明者熺教授介绍说,当初选择蘑菇品种是从容易掌握,适合当地土壤气候,避免与当地品种竞争,以及符合市场需求这4个方面考虑,最后精心选择了紫包平菇(俗称凤尾菇)。
2005年1月福建农林大学派出专家组到夸-纳省进行技术指导。迄今已在该省建立1个菇农合作社旗舰点和40余个菌草培育蘑菇技术示范点。受益家庭即将达到1000多个,5000余人为此解决了温饱问题。
菌草技术就是运用菌草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是一项可循环的环保绿色农业技术。为了让当地人彻底掌握菌草种蘑技术,中国专家组在技术传授上采取了四化措施。首先是本地化。将菌草技术全部本地化,便于当地人学习掌握。其次是简单化。将技术简化到是人就能掌握的傻瓜水平。再次是标准化。把菌袋、蘑菇棚、蘑菇地、甚至浇水的工具全部标准化。最后是系统化。将蘑菇种植从菌袋生产到种植收获全部纳入程序系统,使蘑菇种植产业进入系统运作。
为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林教授率领的专家组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菌草蘑菇产业旗舰点计划。这项计划的运作流程是,在农村地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旗舰点,包括种植菌草,建立菌袋生产,由示范中心统一提供菌种,组织农户生产菌袋,同时组织农户集中搭盖蘑菇棚,在中心技术员的统一指导下,农户操作种菇、采菇和粗加工等流程。夸祖鲁—纳塔尔省2007年拨款5600万兰特实施中国菌草蘑菇种植旗舰点计划。
林教授认为,随着菌草蘑菇产业的发展,将促使南非农业朝着植物、动物和菌物三元化良性循环的模式发展。
关于中国菌草蘑菇技术在非洲的发展前景,林教授认为,目前中国菌草技术已经开始在非洲国家,市场前景看好。在南非和卢旺达,种植一公顷的巨菌草可以产鲜草516吨,用这些草种蘑菇可以生产出170吨鲜蘑菇。采用菌草技术,每平方米的蘑菇地可年产鲜蘑菇120公斤。一个菇农种10平方米的蘑菇地,可收获1200公斤鲜蘑,按市场收购价计算,南非菇农年收入可达3400多美元,卢旺达菇农年收入可达3700多美元。中国菌草蘑菇技术的推广,将对解决非洲国家食品供应短缺和贫困人口众多的难题作出巨大贡献。
此外,菌草技术种蘑菇方法简单,见效奇快,在蘑菇地种下菌袋后,只要按时按量浇水,一周内就可以采摘,而且可以采摘4茬。同种菇技术的成本比较,中国制作菌种的成本只有的十分之一,菇农投入也只有技术的百分之一,而产量却增加了2倍以上。
林教授指出,中国菌草种蘑技术在南非和卢旺达的本土化、简单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运作已经引起非洲不少国家的关注。目前,林教授的专家组已经应邀在莱索托筹建一个菌草种蘑技术旗舰点,不久就要剪彩开幕。因此,中国菌草蘑菇技术在非洲国家的普及和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与此同时,中国菌草蘑菇技术将帮助越来越多的非洲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之路。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