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激活乡村的“创富英雄”(故事·十年)(图

※发布时间:2019-2-26 16:14:5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盛夏大地,一派生机盎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省着力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2011年,省粮食总产达634.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65.7亿斤。在深入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之外,还大力发展棚膜蔬菜、食用菌等园艺特产业,启动人参标准化种植和示范园区建设,稳步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通过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整洁的农民新村、绿柳依依的乡村广场公园、长势喜人足有2米多高的玉米地……骄阳下,一行人饶有兴致地边走边问。

  他们惊讶于山村的富裕,更关注其独特的组织机构和合作陈家店村成立了几个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拥有大型农机具37套,能满足2000多公顷土地的机械化作业;蔬菜合作社,建有日光温室100栋;养殖合作社,每年出栏1.5万头猪……

  林青远是土生土长的陈家店村人,有着不服输的性格。早年自己创业,养过鸡,办过造纸厂,卖过饲料,几经失败,却越挫越勇。2002年,他积累了上千万的资产,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此时的陈家店村正陷于困顿当中。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2000多元,外债109万多元。这年春天,随着前任村支书的猝然去世,本就乱麻似的小村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镇党委找到林青远,希望他回陈家店村当。家人和朋友都不支持犯不上揽这个烂摊子嘛。林青远却想,自己是个,要在自己能干事的时候,为陈家店村干些事,带领乡亲们致富。

  2005年4月17日,林青远上任了。镇长带他走进了村小学校教室,也就是临时的村委会办公室,里面到处是灰尘,一片荒凉。

  万事开头难。林青远组织村干部挨门挨户调查,请省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制定了陈家店村十年发展规划。“有了规划,干啥事儿心里都有谱”,当初很不理解林青远的陈家店村的村民们如今这样评价。

  2006年春,林青远提出,成立牧业合作社,将陈家店村零散经营的养殖户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刚开始时,大家不知道“合作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林青远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终于大家试一试。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如今,陈家店村已建起农安县众一农业开发集团,下属6个专业合作社。股份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与发展,使陈家店村经济了集团化、规模化的道。2011年,陈家店村集体固定资产达4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00元。

  林青远创出一条新,建立了“党总支+公司+合作社”的富民党建新模式,将支部设在产业链上,牢固确立了党组织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林青远说,我们村的3个合作社、3个企业均成立了党支部,并把全村61名安排在各个党支部中,各党支部组织通过学习提高素质、提升技能,在各自企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前夫同居的日子

  村各党支部每月至少组织上一次党课,并现场交流;每周六、日晚组织和村民观看农村实用技术电教片,帮助其学习和掌握新型技能。

  几年来,6个企业在各自的党支部带领下稳步发展,带动530户村民致富,每一位都为陈家店村的社会事业、经济事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2005年到现在,村里在 7年间培养了16名有文化、高素质的青年,还吸引了7名大学生扎根农村。

  1985年出生的村民林东,初中一毕业就“面朝黄土背朝天”,忙于“土里刨食”,坦言“以前对没什么概念,也从没的念头”。自从村里的带头,让整个村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真切明白了的价值,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争取,还在村里的农机合作社承包了4台农机,村里村外,干得有声有色,一年可以赚上十来万元。

  近年来,省开展立足田野的农村基层“三项工程”: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农村基层干部素质“高”起来、农村“富”起来。市委近年来也提出,要重点打造“项目支书”,建设一支“企业家”式的村党支书队伍。

  市农安县永安乡羊营子村,10年换了9任村支书。2010年,村党组织换届,乡里打破“窝里选”惯例,“请”回能人当支书。从事粮食贸易的李金新被请回村后,2011年投资200多万元创办了金旺种植合作社,吸收150户农户参加。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承包土地100多公顷,采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玉米,又在盐碱地上开出水田20公顷种植水稻,当年合作社创产值800万元,纯收入100多万元。

  现在,仅农安县在县工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的村支书就有123人,担任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的有116人,成为商贸流通企业经纪人的有128人,一大批村支书由“庄稼汉”变成了“企业家”。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培育了像林青远、李金新这样的“项目支书”1576人,占村支书总数的94.3%,创业投资额千万元以上的8人、百万元以上的109人,帮助群众创办致富项目3548个,辐射带动40多万农户增收致富。

  近几年,全市还大力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等党建富民新模式,采取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经营、股份经营、租赁经营、经营、投资创收反哺等方式,大力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2011年全市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有256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