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的1900年和1910年,海泊河是青岛市区的“分界——护城河”,虽然没有城墙分割,但是、殖民以海泊河一线作为市区、郊区的分界线。那时的海泊河,河水清清,两岸垂柳轻拂,青草满山坡。不远处有吴家村,杨家村,错百岭等小村,肥沃的农田,绿色的庄稼,那时,海泊河还承担了向市区提供饮用水的任务。
殖民者为净化海泊河水源地水质,在河中、上游两侧栽植水源涵养林2 000余亩,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又补植、新辟林地1 400亩。北洋收回青岛后,胶澳商埠农林事物所在海泊河建东镇苗圃,可见历史上历届者对海泊河绿化环保的重视。
海泊河的水源主要发源于浮山北麓,太平山,错百岭等地,是一条注入胶州湾的间歇性河流。记得在我们童年的时候,经常看到大雨后的太平山东侧,山洪从山沟倾泻而下,流进仲家洼的河道,洪水浩浩荡荡从河道向海泊河流去,现今的宝应、北仲一就是旧河道遗址,不过已经成为暗渠,暗渠仍然起着重要的排水作用,它穿越南仲家洼、东仲家洼、北仲家洼、延吉,沿洮南南段北流,半环绕太平镇,紧依和兴拐弯向东北流去。浮山,错百岭的山水也是穿越现今的绍兴、吳兴,于连云港口处和来自辽源的主流会合。如此进入海泊河,我们许多文友把海泊河称为市区的“母亲河”,是恰如其分的。
在冬天季节,海泊河道中河滩裸露,但仍有潺潺细流。到了夏季,大雨过后,水位激增猛长,很快高达河堤平面。那时,河水汹湧翻滚着浪花奔腾入海。记得在2000年,在帆布厂厂区的施工中,我们发现了太平山上下来的暗渠,水势很大,暗渠用水泥灌注,穿过延安三地下,直通宝应的河道。
解放后,为了发展经济,海泊河两岸开办了许多工厂,从东吴家村的电冰柜厂,沙发厂,日用化工厂,建材一厂、钢球厂、元珠笔厂、到吴家村污西染严重的人民印刷厂、人民造纸厂、电镀厂、四方橡胶制品厂、还有模型厂、卫生修理厂、第二絲织厂、压铸厂、水箱厂等企业。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水散发着难闻的臭气向大海流去。遇上阴雨天,海泊河两岸的居民根本没有办法开窗,就是关窗,也不住那海泊河污水的阵阵臭气。正象许多诗人所写的那样:“散发着毒气的污水流进妈妈的港湾,我们的母亲河、海泊河在哭泣”!
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海泊河流域,青岛市人民多次发动植树造林运动,使海泊河下游的林地初具规模。1952年,以海泊河畔的阳本染织厂为主捐资建设公园,始称“阳本公园”。自1956年至80年代,青岛市人民多次对公园进行建设,先后建成了温室、长廊、建动物笼舍、厕所等公共设施,以及露天剧场的化妆室、演员宿舍和多种大型儿童游乐玩具。因文化活动的主题相对突出,自1984年更名为“文化公园”。
1957年,青岛市对公园进行建设,在康宁建大门垛,定名为“海泊河公园”,由青岛的清末举人赵泮馨题写园名并刻石。主要建设项目有面积为100平方米的长廊1处、260余平方米的温室1处,园内添设了石桌、石凳。60年代建动物笼舍1座,展有猴和孔雀。70年代建成溜冰场、办公楼及职工室、伙房等附属设施,以及建起园林小品“收租院”。80年代修复长廊、增建室、洗澡间、托儿所、仓库等附属设施,装配多种大型儿童玩具、建成露天剧场的化妆室、演员宿舍等
1999年,青岛市对海泊河进行综合治理,提出、生态、健康的标准对公园进行,“拆墙透绿、还绿于民”。硬化河道15公顷;铺装道广场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15万平方米;调整栽植乔灌木3千多株;增加地被1.6万平方米。将园区分为六个功能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游乐区、公共体育活动区、老年人安静休息区、沿河游览区和生产管理区。
新建的海泊河广场是一座具有园林特色的氧吧式广场,整个广场的绿化面积达到了三千多平方米,广场中央是一处面积达七百多平方米的大理石铺装的圆形中心广场,市民可以在跳舞健身。中央广场周围还分布着多个树阴广场,夏天市民可以在树阴下乘凉。
2002年,海泊河两岸绿地完毕并交给公园管理处进行统一管理,公园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62.6公顷,成为贯穿市区东西,连接浮山公园和胶州湾的名副其实的绿色项链和生态走廊。
海泊河是青岛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海泊河污染的治理工程在1999年拉开帷幕,2001年10月,海泊河中水回用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昔日的臭水沟变成风景河,两岸加大绿化,使海泊河焕发了青春,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在仲家洼,在太平镇,在吴家村,整治海泊河的工程全面打响,仲家洼的里院没有了,河道变成了暗渠,北仲和太平镇的平房变成了高楼,河道变成了享誉全市的体育街。
仲家洼,太平镇,吴家村、海泊河流域的房子升值了,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看两岸:“最美夕阳”“白领会所”“永浴爱河”“青春港湾”“桥”“美食舰队”、把一条古老的河赋入了新的生命。
海泊河在流淌,海泊河在欢笑。海泊河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海泊河在今天焕发了青春!
搜狐青岛名家专栏于向阳:漫话青岛海泊河
搜狐青岛名家专栏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