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琍敏
“朝辞白帝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豪放而富于奇思瑰想的李白,可曾想到,千年后之今天,即便其浪漫到夸张的想像,也早成了小儿科?千里往还,别说飞机,便是地上的高铁,也只是几个小时的事儿。
由是,高铁已然成了方今多数人出远门的首选。
而从历史来看,铁在19世纪初便在英国出现。铁向来是陆上运输主力。其质的飞跃,标志便是1964年日本新干线高铁,时速也从200公里发展到300公里。随后法、德、意、英等欧洲大部分国家和美国,都大规模修建高铁并逐步成网。中国高铁开通虽晚,却因后发优势而很快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与最快的交通工具飞机相比,高铁没有那么快的速度,也无法掠越高山大洋,然而其舒适度已不逊飞机,载客量则飞机要拜下风;速度也慢不到哪去了(法国高铁时速最快超过500公里)。尤其是准点率。乘飞机者,谁没有早早就得往机场赶,却常晚点或飞机苦等多时的不堪?高铁则几无晚点的。再者,虽然我相信飞机的安全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毕竟还有许多人不由自主地为自己孤悬于云中而忐忑、战栗。而高铁给人以“脚踏实地”之慰。虽然曾有过温州动车之殇,但从后来的实践看,那只是孤例,总体还是极安全的。而放眼全球,日本新干线开通50年来,始终零事故。
所以,每当我坐上宽敞舒适且又相当平稳的高铁,轻抚着洒在身上的阳光,心中常会一派明媚:生于这么个来去如飞且轻松自如的时代,我真算得是有福之人了。
不过,我并不赞成微信上曾有过的一种说法,不无叹惋地将被查处的巨贪刘志军尊为高铁之父。事实上,虽不能否定刘有一定功劳,但这种“英雄史观”也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成功驶入高铁时代,与某些个人之功过并无太大干系。根本在于有多年、市场经济及其奠定的雄厚的经济、科技基础。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偏重和不惜巨亿、大手笔投资于“铁公基”,刘志军纵有三头六臂,干云,凭着铁道部每年数百亿资金,其能为乎?高铁又云乎哉!反之,有此背景,但凡尽心、实干者,谁来当这个部长,也已成功了大半!
现今的高铁,速度仍有提升的空间。与服务则还有待更上层楼。譬如我在乘坐中多次遇到有不少人站着,其票价却与二等席相同。这显然不合理。而高铁似乎也不应有站客。因为其在客观上影响了整体观瞻和其他旅客的空间舒适度,且未必安全。再如高铁不卖方便面而盒饭很贵等,也令旅客诟病。我最失望的则是,以高铁的档次和票价,车上的创收意识似不应太强。然有的车次上叫卖声却不让普通列车,几乎不绝于耳。有时我很想打会盹,耳畔却冷不丁响起阵“啤酒、鸡爪、牛肉干、香辣鸭脖、花生米”;且一会来吆喝一通咖啡、水果,一会又来叫卖一番哈根达斯冰激凌,你还让不让人合会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