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放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相关个股这两天也受资本市场关注。纲要和宏观面上就不再赘述了,这两日解读已经很多;就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而言,我翻了中信、华泰、广发、平安等券商观点,综合结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对高端制造、基建、航运物流、金融等板块形成利好。
下面是来自平安证券制图的受益上市公司表。当然,所谓个股“受益”这个事情一分为二说:大湾区有专项的政策推动发展,对区内有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来说当然有利于提升未来的经营与业绩,把这个合理的预期提前在股价上一些没有问题,毕竟我们买股票说到底买的是“当期价值+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但是真正落到业绩上的毕竟是个长期且有不确定性的过程,而股价变成“炒概念”的拉升是短期的,这里头还有大量投机客短线高手们在借概念拉高割韭,所以纵观过往各个概念,过HIGH到大幅偏离价值的拉高后斩,也是屡见不鲜了。
所以请价值投资者心里有数:你愿意以多少估值、多长的投资周期,买这个公司的“当期价值+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或是请短线冲进来也想割别人的朋友,除了技术面外也更地观望市场情绪,比如经常看股票节目和散户论坛,探测接盘侠们是否还足以群情激昂,以此确定止盈时机。
面上的事儿就简要说这么几句。本期“愉见财经”其实想聊这么一个角度:借他山之石来看,世界三大“大湾区”是如何从大概念大规划大成功的。
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世界三大湾区分别是纽约湾区、湾区、东京湾区。从最长板的辨识度来看,大家常说纽约湾区是个“金融湾区”,湾区是个“科技湾区”(因为有硅谷),东京湾区是个“产业湾区”。
“硬件”来说,拥有吞吐量排名靠前的多个港口资源、拥有足以支持发展的配套金融中心、拥有便捷的交通及其它配套公共设施、拥有一大批优质企业和制造业中心——这四条是多项研究中普遍认为最为重要的。
世界三大湾区在这些方面的情况,我们也都比较熟悉了。从的地图可一目了然其港口优势,其中东京湾更是被6大港口围绕,在东京与羽田、成田两大国际机场和多条新干线连接,构成了东京湾与日本和全球主要城市之间海陆空立体交通网;三地都是世界级金融中心,聚集着跨国企业总部,纽约湾区有占比超过1/10的全球五百强企业,也是纽交所、纳斯达克和华尔街的所在地,硅谷有逾千家风投,形成了科技创新企业集群需要的金融土壤……
但恰恰是这部分重要的“硬件”配套方面,我不打算着重说,是因为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方面都已经相对完善、甚至领先:粤港澳大湾区里有三大天然良港,按货物吞吐量来看,深圳港世界第3、第5、广州第6;区内还有港交所、深交所和一大批金融机构,交通方面有堪称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和广东也高铁相通,创新型企业也比比皆是……
所以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更有嚼头的,是成功要素的“软件”部分,这些不像大桥高铁深水港和林立高楼那样显见的东西,反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成功“灵魂”。
我在想,如果说优质的港湾啦、繁荣的金融啦、便捷的交通啦、人口集中人才高低啦,这些欧洲也有呀,东南亚也有呀,那里也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世界级的工业区,应该说也是优秀的,但却没有优秀的“大湾区”。这里头或许有一样阻滞,就是那些湾的周边是不同的国家,有的还使用着不同的货币,制度不同、关税区不同,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未能完全通畅,那么协调和一体化的难度会高一些。
而即便是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湾区,也会出现协调上的问题。比如东京的6个港口,本身也是各自竞争的关系。之前有一期《财经郎眼》讲到过这个问题,说后来也是依仗于某种强制协调机制,让港口们不是内耗,而是分工通力合作,比如东京港做了很多内贸、川崎港倚重于制成品集散、千叶港更多负责原材料输入等,这种有序,带来了庞大的规模经济。另外据称湾区本身也有12个城市各自为政的问题,企业在此间的交易成本就会比较高,而湾区的协调机制有一批委员会,居间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
而这又或许是一个共通的问题,毕竟每个湾区都有举足轻重的主要城市,对当地而言,总是想在中获得更多红利、更有存在感的。有时去看看报道还会发现,新闻的标题党会来事儿,比如去探讨广深港澳里谁是谁的中心呢,而事实上,未来比这些更有意义的是一体化的配合而非单个的明珠。
此外,在粤港澳大湾区里,还有美国日本的湾区所没有的新问题,那就是“一国两制”的特色,因此客观存在着制度不同、关税区不同、货币不同、行政及经济金融体系不同、法律不同等,也客观存在着各项要素没法儿流动。
尤其是资金流,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一年一朋友在广州过年,他内地朋友多,所以微信支付宝都有在用,这就导致他大过年天天眼巴巴看着我们在各群各处抢红包、抢敬业福不亦乐乎,他却不能抢,手痒难耐。细细想想,虽然一衣带水,但当中的门槛还是在的,“绑卡”的问题、“账户”的问题,毕竟这跨了资本项的“境内外”。
这里其实需要顶层设计。几个月前参加过一场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论坛,记得当时深圳市金融办主任提出,大湾区当务之急是在“人流、物流、资金流”融通方面制定战略,顶层设计可以超过以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大(大湾区恰恰是人民币国际化最好的试验田);货币的发行流动、资本项目的先行;让人流和资金流先转起来。
德勤也,在资本流动方面,可以考虑给大湾区区内企业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便利,例如在符合国家的前提下,可以给区内企业更多外汇留存,在具体制定安排上更加灵活方便。引进外资上,应全面实施和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准入前国民待遇。
所幸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里,很注重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把“9+2”城市视作统一市场。包括推进投资的便利化、贸易的化和人员货物的往来便利化等。
比如,在推进投资便利化上,要落实内地与、澳门CEPA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等;又比如在推动贸易化上,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口岸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以及比如在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上,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不断提高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使用便利化水平,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珠三角九市人员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等提供更加便利的签注安排等。
回到主题,观察世界三大“大湾区”。带动大湾区成功的“软件”方面再讲两点:和鼓励创新;科研和人才高地。这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同气相求的。
讲真的,就像我之前的专栏里也有提及,对中国经济而言,过去20年的那种靠天吃饭的“十个行业九个增长”已经不再,现在人口红利也用完了,上一个大时代的浪潮大势已去。粤港澳大湾区的是要指向中国经济未来的。未来经济的内生动力在哪里?去年诺贝尔经济得主保罗·罗默已经向世界回答了,内生技术变化的长期增长模型,技术进步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
既然是依仗技术进步科技创新,针对当前情况,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创新,提高研发投入的意愿。
这里想提一嘴政策的稳定性和对民企更公平的支持,因为这意味着企业把当期本可以计入利润的钱拿去做科研投入的:安全感。
这方面还要提一提知识产权的事儿。在美国或是日本,对于知识产权,是有相当恐怖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日本本来也没有,是到了上世纪末引入了惩罚性赔偿),甚至可以把抄袭侵权者赔得倾家荡产。
当然我明白“惩罚性赔偿”本身也是把双刃剑,学界对此并非没有争议,但就现实情况来看,为什么境内山寨多,根本原因就是违法成本低,抄袭比创新的性价比高呗。那么有惩罚性赔偿制度,就能把违法成本大幅提上去,也加大了知识产权,进而才能让人家搞专利研发的有动力、敢投入,而且还能一环扣一环地营造更好的营商,吸引更多外资来华投资兴业。
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是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把这个机制在湾区内也用到内地来,就在广东做一个试点,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纽约湾区,推动创新的成分很重,早前推动了应用科学招商引资,后来又搞了“数字纽约”,提供高科技公司最完善的信息服务;东京湾区则有财团推动的传统,大财团会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和大学合作搞科研。
也很有意思,依托很多知名学府,人才为本;而且有相对更懂创新的资本、风投,投贷联动金融体系。很多国内的企业家去硅谷考察后都会发现,那里有一种创新的氛围,这是仅仅照抄人家散漫的工作也抄不来的,这种土壤和基因很难被准确定义,就像那里可以包容乔布斯这样脑袋和正不一样的人,高校学生的氛围也不是急功近利赶紧找个体面的工作,总有一批人会热衷于“创造”出些什么,并为之着迷,可以不care薪酬,可以熬过类似于“在车库里最初创业”的日日夜夜。
我有个在华为工作了十几年后跳槽创业并成功的朋友,有次有点地说,随着当前中国经济“靠市场驱动时代的结束和靠能力驱动时代的到来”,未来很可能更多是理工科背景人才的舞台了。因为相对于文科生更为感性外在的表达性协调性能力,相对于商科背景爱谈战略的更多看到市场的人——工科人很简单也更专注,他们就是要创造些什么、就是想改变些什么,过程中可以天天穿同一款T恤吃同一家食堂并搞不清自己到底一年赚了多少钱。他因此推荐我去看《浪潮之巅》这本书。
当然作为非工科生,我必须强调他说的是片面而的,但却似乎不无道理。去硅谷考察后,我也隐隐发现了这种“就想为世界创造个新东西”的力量。简而言之,创新的力量。
“愉见财经”查了一下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前汤森透)遴选出的2018-2019年度全球创新百强企业与机构。两个发现。第一,美国和日本还真是全球创新中心,在百强中的比重超过了70%,而且很多企业就是湾区的;第二,中国企业入选的比亚迪、华为等,真巧,还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里深圳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