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
11月25日下午,由经济学教研部和凤凰网主办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动力”研讨会在学院举行。副院长陈立出席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中国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石明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中央人民网络中心副主任伍刚、大学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经济研究参考》社社长兼总编高进水等多位院外领导和专家参与研讨。研讨会围绕“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问题分析”、“创新驱动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体制机制创新”三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下为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的发言集录:
世界政局动荡但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当前全球动荡不安、博弈激烈,大国间对抗不断,势必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从新近数据上来分析,不论还是欧元区,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美国今年7月工业耐用品订单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环比增长22.6%。今年8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92.4%,连续五个月升高,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7月份的57.1%,上升到59.0%。
欧元区经济增长同比去年,一季度增长1.0%,二季度增长0.8%,三季度与二季度持平。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机遇和挑战同在,且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格局并没有改变。如果硬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中国的机遇比过去增多了。
机遇面前不可能人人平等,机遇总是留给最有条件,最有准备的人。
界市场经济的下,国际资源的配置总是向比较安全且效益最高的地方流动。因此对国际经济的判断,既要看出困难,更要看到机遇,特别是对中国的机遇要充满信心。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正常现象
在对国际经济的整体有所了解后,就要回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的本源问题。
新常态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三期叠加、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所以如何判断当前的这种三期叠加和增长速度放缓,对判断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中国在经济再平衡中已经迈出了的步伐,今年1-10月中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增长速度仍在合理区间,就业增长和节能指标都超出了预期。特别是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大吃大喝、奢靡浪费现象大幅度减少的背景下,我们实现了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2%,可谓来之不易。这是人民消费取得实实在在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跑赢P的生动证明。
此外,中国还出现了其他一些积极而又带有趋势性的变化: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业态快速涌现;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简政放权等政策催生出的新的发展动力加快成长;以调结构、转方式、提效益为主要方式的经济内涵已经初现成效。
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有其必然性和合,中国经过几十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但这其中主要是量的扩张,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实行经济再平衡是必然要求。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都已经明显回落,1982-2013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21.2%,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更是年均增长25.5%。但从去年开始下降到19.3%,今年前三季度只有16.1%,这其中房地产投资回落较大。
同时,贸易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减弱,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2008年,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9%,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出口速度出现大幅度回落,今年前三个季度只有5.1%。
两个方面的因素叠加,造成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回落,这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结果,也是正常的结果。
当前中国尚处在发展阶段,城镇化稳步推进,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今年增长7.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即便少0.1%或0.2%,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无需要耿耿于怀。而今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不会滑落太多,更不至于出现硬着陆。
2020年亚洲中产阶级将达到17.5亿人口,这将创造出一个新消费的阶层,庞大的新的消费阶层将推动亚洲经济增长,跨国公司还会继续涌向中国。因此,面对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更不应该对着几个数字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独家声明】凡注明“凤凰城市”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城市频道()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