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学院网站今天发布讣告:著名经济学家、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灼基于11月14日23时34分去世,享年84岁。
萧灼基,1933年12月生于广东汕头,1953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经济学专业,因品学兼优于三年级就被推荐攻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
毕业后,萧灼基被分配到大学经济系,仅用了7年时间,就从一步步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经济学界为数不多的博士生导师之一,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此前曾有诸多报道:萧灼基是李克强总理的硕士论文指导老师。1988年李克强以《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正由萧灼基指导。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涉外经济等研究领域,萧灼基发表了一系列创新观点,撰写了著作12部,论文300多篇,主编专著20多部,约1500万字,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他还是中国较早从事证券市场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萧灼基不仅是一位著名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兼任许多社会职务,他曾担任、云南、等省市的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界》社社长兼总编等职务。
以来,他参加了我国经济理论界多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尽管一些观点在当时曾被有些人视为,但现在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关于国有企业的问题始终论争不断、难有。萧灼基在1981年发表了《关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在国内学术界最早提出了“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理论”,即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经营权)归企业。这在今天虽已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常识,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突破。
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深深吸引了萧灼基,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研究生时,曾立下两大,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二是写作两位导师的传记。
继1985年出版《恩格斯传》之后,2008年,正值马克思诞辰190周年,萧灼基出版了倾注他50多年心血的《马克思传》。这两本书,均是由中国学者写的第一本学术研究性的《马克思传》《恩格斯传》,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为了撰写马克思传记,萧灼基于1998年4月专程访问欧洲,沿着马克思生活和工作的历程,先后访问了马克思的诞生地特利尔,马克思就读的波恩大学,马克思创办《莱茵报》的科隆,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宣言》的布鲁塞尔,马克思从主义转向主义的巴黎,马克思研究和撰写《资本论》的伦敦,参观了伦敦大英博物馆,拜谒了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地。
他曾动情地指出,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了的需要”。同样,萧灼基也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实践中提出的现实经济问题。